- [2025-01-16]2024年杭州微笑行动慈善...
- [2024-01-31]2023年杭州微笑行动慈善...
- [2025-01-13]2024年杭州微笑行动慈善...
- [2024-01-13]2023年杭州微笑行动慈善...
- [2022-10-31]中国社会组织评估等级证书
财产物资管理制度
医院的财产物资是开展各项医疗活动的物资基础,是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发展卫生事业的重要条件。为了有效地管理好财产物资,维护国家财产安全、完整,充分发挥其使用效率,特制定本制度。
医院财产物资管理主要包括固定资产管理、库存物资管理、药品管理、货币资金管理和应收账款管理等。
1、固定资产管理
(1)固定资产的确认标准、分类和计价
?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确认标准∶
a、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专业设备单位价值在800元以上,使用时间在一年以上。
b、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使用价值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设备,也属于固定资产范围,应作为固定资产管理。
?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范围和分类∶
a、房屋及建筑物∶凡产权属于本单位的一切房屋建筑物及各种附属设施。b、专业设备∶是指用于业务的各种医疗仪器、设备等。
c、一般设备∶是指办公与事物用的设备、家具、用具、交通工具等。
d、其他固定资产∶指不属于以上各类范围的固定资产。
?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固定资产的计价∶
a、购入固定资产,按购入价格、包装费用、运输装卸费用和进口设备的进口税金等计价。
b、新建的房屋建筑物,按固定资产交付使用前发生的实际支出计价。
c、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改建、扩建发生的房屋、建筑物,按其原值加上改建、扩建发生的实际支出,减去改建、扩建过程中拆除的固定资产原值和固定资产变价收入后的余额计价。
d、自制的固定资产,按制造过程中发生的实际成本计价。
e、借款购建的固定资产,安装完毕交付使用前发生的借款利息也应计入固定资产价值。
f、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按市场同类固定资产的价格计价。接受固定资产时发生的各项费用,应计入固定资产价值。
g、无偿调拨或由于医院撤并转入的固定资产,按原单位账面原值计价。
h、盘盈的固定资产,按重置完全价值计价。
(2)固定资产管理原则
医院固定资产实行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核算、责任到人的原则。单位应设置专门管理机构,使用部门应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并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
?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建立健全三账一卡制度
财会部门负责固定资产总账和一级明细分类账,进行金额核算;财产管理部门负责二级明细分类账,按类别、品名、规格、型号,进行数量金额核算;使用部门负责建卡(台账),进行数量管理。做到财会部门有账,财产管理部门有账有卡,使用专业组有卡,便于清查核对,互相制约。
?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财产管理部门职责
按照固定资产的类型分别由有关职能专业组归口管理,负责计划、采购、验收、编号、调配、维修、清查盘点、报废、明细账核算、资料档案管理以及办理调拨、变价、报损、报废等有关报批手续,并组织实施。
?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使用部门的职责
负责本专业组房屋、设备及其他财产的管理保养、登记账卡、清理盘点工作,做好设备使用、维修、故障、事故等情况记录。遇有丢失、损坏或故障需修理应及时向有关管理部门反映。按照"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专业组财产要指定专人管理,做到定期清点实物,账(卡)实相符。
(3)固定资产购置、领用的管理
?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购置的管理
应本着勤俭节约的精神,在充分考虑工作需要与实际可能的基础上,按批准的计划和预算办理。
购置设备要按规定申报,大型仪器设备要进行可行性论证,申报中要详细说明仪器设备的价格、性能、适用范围,预测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等,并通过组织专家咨询等方法,对安装条件、配装能力、资金来源、技术力量和利用效率情况进行综合论证。
对列入社会集团购买力控制范围的固定资产,要报经有关部门批准后才能购买。
对于购入、调入或自制设备,必须按发票、调拨单、完工单、合同等组织验收,验收必须认真及时,根据订货合同和发票内容验质验量。如发现型号规格不符,性能不良,数量短少,质量不符要求或残缺损坏、短少附件、资料等情况,应立即向供货单位联系解决,
要及时办理财产编号、建账、入库、分配等有关手续。对验收合格的固定资要按财产类别填写"购入(或调入)财产验收入库单",财务和财产管理部门根据发票(调拨单),入库验收单,登记固定资产总账、明细账和保管实物明细账。
?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领用的管理
领用固定资产必须严格手续,应由使用部门填写"财产物资出库单"一式三份,一联仓库保管留底,一联交财产会计登账,一联交领用部门存查;同时建立"设备领用卡" 一式二份,仓库保管和使用部门各一份,做到责任明确,手续完备。
(4)固定资产处置的管理
固定资产的报废、报损、出借、出租和调拨应有报告制度和审批手续。凡申请报损、报废的,使用专业组必须详细说明情况和原因,提出书面申请,医院应组织有关人员检查鉴定,按审批权限批准后方可销账,其残值收入、变价收入应全部上交财务,记入修购基金。报废和转让的审批权限按国有资产管理有关规定办理。
(5)固定资产的清查盘点
医院应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盘点,年度终了前应当进行一次全面清查盘点。固定资产的清查盘点工作,由财产管理部门同意组织并实施,使用专业组共同清理,财会部门负责指导和监督。清查人员要深入到使用专业组逐一盘点核对,发现余缺应及时记录,查明原因,按规定程序办理报批手续,待批准后调整账卡,保证账账,账物、账卡三相符。
固定资产如有缺少或损失,应查明原因,属于自然灾害等特殊原因情况造成的、可按规定程序报批后销账;属于责任事故造成的,应当给予责任人以必要的经济、行政处分;属于违法的,应当依法严肃处理。盘盈的固定资产,应按重置完全价值入账。
(6)修购基金的提取
按成本核算对象,根据账面价值一定比率提取修购基金。提取比率按主管部门规定的标准执行。比率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动。
(7)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考核
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纳入医院和专业组的考核范围,定期检查、考核、评比。对各类财产要分别规定使用年限,制定仪器设备利用率、完好率等指标,保证安全,延长使用年限,提高使用效率,取得叫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专业组和个人,应给予表扬、奖励;对管理不善,玩忽职守或违反操作规程,造成损失的,应视情节,给予批评教育,按有关规定进行经济赔偿,直至行政处分。(8)固定资产交接
主管固定资产的负责人调动工作,应根据所主管的固定资产帐册进行移交,如接任者认为必要时,得由保管人员逐项清点(可抽查核对)。移交清楚后书面报告中心领导。移交时由主管部门通知财务处监交。
固定资产保管人因工作调动办理移交时,应根据其经管在库,在用固定资
产帐册向接收人点交,由固定资产主管部门派人监交。移交清楚后,由交接双方在固定资产帐册上签字。移交情况书面报告中心领导。
使用部门负责人或经管固定资产人员移交时,应根据部门在用固定资产登记本(或登记卡片)进行点交,并通知固定资产主管部门派人监交。移交清楚后,由交接双方在登记本(或登记卡片)上签字。
2、库存物资管理
库存物资是指医院为开展业务活动及其他活动而储存的材料、燃料、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等。
库存物资要按照"计划采购,定额定量供应"的办法进行管理。
(1)采购管理
合理制定储备定额标准,按供应计划组织定货和采购,要使库存物资的数量、质量、规格、型号、性能符合单位业务活动的需要,防止盲目采购,造成积压、浪费;要尽量做到零库存,随买随用。
(2)出入库管理
物资验收要准确及时,验质验量,对不符合合同规定的,应当及时向供货单位提出赔偿、退货或换货要求。凡经检验合格的物资,应填写购入物资验收单。
各医疗部门应制定合理先进的物资消耗定额。物资管理部门要严格根据消耗定额和有关规定向专业组发放;要建立健全消耗定额执行情况的考核制度,奖惩分明。
(3)物资储存管理
物资应定期进行盘点,年终必须进行全面清查盘点,保证账实相符。对于盘盈、盘亏、毁损的,属于正常损失部分,扣除残料价值后,计入管理费用;盘亏、毁损中属于非正常损伤部分,经主管部门或主办单位批准后,扣除过失人或保险公司赔偿和残料价值后,计入其他支出。
(4)低值易耗品的管理
由于低值易耗品可多次使用,对其实物管理采取"定量配置、以旧换新"等管理办法。物资管理部门要建立辅助账,反映在用低值易耗品的分布、使用以及消耗情况。低值易耗品领用实行一次性摊销,个别价值较高或领用、报废相对集中的可分期摊销。低值易耗品报废收回的残余价值,作为其他收入。
3、药品管理
药品是指医院为了开展医疗活动而储存的各类药品。药品管理要严格执行《药品管理法》、药品价格政策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有关规定,并遵循"计划采购、定额管理、加速周转、保证供应"的原则。
(1))采购管理
加强药品采购管理,制定合理的储存定额,在保证医疗业务活动正常需要条件下,尽量节约资金占用;做好验收工作,把好质量关;认真药品进价的审核工作,降低进价成本。
(2)储存管理
加强药品储存管理,建立完整的盘点制度。药库药品每月抽样核查,定期进行清查盘点;药房药品应每月盘点,月末结出余额,财务保持账账相符,如实存与账存发生差异,要查明原因,按照审批权限进行处理。
对于特殊和贵重药品要每日盘点。
(3)建立健全药品出入库制度
药库验收,应根据随货同行联所列品明、规格、数量、单价认真点收,对无采购计划、不符合规定的,不予验收。验收合格,填写"药品入库单"(自制药品,也要按规定填写入库单)。
药库出库时,要填写"药库出库单"一式四联,药库、领用专业组、药品会计、财务科各持一联。月末,药品会计将药房及其他各专业组领用的"出库单"分类汇总,连同"入库单"汇总数,编制"药品进出存汇总表"交财务科进行核对和账务处理。
(4)药房药品管理
药房要正确计算处方销售额并与药品收款额核对相符。使用计算机进行药品管理,做到"金额管理、数量统计、实耗实销"。
药房会计每月末应及时编制"药房药品进销存月报表"交财务科进行财务处理。
(5)药品调价、报废
药品报废时,对于药品破损应根据不同原因报医院分管领导,批准后财务部门根据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处理。
4、货币资金管理
货币资金是医院在开展业务过程中处于货币形态的资金,主要包括现金及各项存款。
医院应加强现金和银行存款管理,严格遵守《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和《银行结算办法》。
(1)现金管理
a、医院的现金统一由财务部门收取,并开具由财政部门监制的捐赠收据或统一往来款收据。
b、现金库存要根据国家规定实行限额管理,不得白条抵库,如需要调整现金限额,应向银行提出申请。
C、严格按照国家《现金管理暂行条例》规定的用途使用现金,医院对外经济往来、到外地采购物资所需款项,除限额内允许支付现金外,应通过医院办理转账结算。
d、加强对现金的内部控制,库存现金要做到日清月结,做到账账、账款相符,要不定期进行现金库存检查。
(2)各种存款的管理
a、银行账户管理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立账户,据以办理有关存款、取款及转账结算业务,遵守银行的有关制度,接受银行监督;银行账户不准出租,出借、套用或转让给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
b、支票管理
支票应由专人妥善管理,按序签发,并在支票领用登记本上进行登记,不准签发空白支票、空头支票和远期支票,作废支票应妥善保管和处理;领用支票,要事先办理申请手续,领用人应妥善保管,严防丢失、被盗,并及时报账、核销;支票印鉴应由两人分别保管。
c、银行对账
出纳要根据收付凭证及时登记银行日记账,并与银行对账单进行经常性的核对,及时清理未达账项。"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由出纳以外的会计人员编制。 d、存款管理
严禁公款私存,未经医院领导批准,不得在开户银行以外的银行办理定期存款。对定期存款账、医院分别保管,定期检查核对,保证账账、账单相符,杜绝挪用现象发生。
5、收款票据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捐赠票据的管理和监督,保障医院捐赠收入纳入财务统一管理的轨道,堵塞漏洞,防患于未然,维护医院次序,特制定本制度。(1)收款票据的种类及使用范围
医院现使用票据为统一票据和捐赠发票。
a、统一票据是指能够适应一般的往来款需要。
b、捐赠发票适用于接受社会各界捐赠款。
(2)收款收据的管理
a、收款票据由财务科指定专人负责验收、保管、核销。出纳不得兼保管或核销。
b、统一收款票据不得向外单位转让、借用、代开,不得伪造收费票据,不得私刻监制章,未经财政部门批准不得自行销毁收费票据和存根。
c、票据保管员对收费票据的库存数要每月核对一次,每季编报收款票据收、发、存报表和已领未销号收费票据明细报表(按类别和领用人分别列示)。领、发、存账表按规定存档。至少保存5年。
d、未用完的订本式收据不得跨年使用,年度终了应收回并对空页逐张盖"作废"戳记。
6、成本管理制度
医院实行成本核算,是社会主义市场机制下对医院管理提出的客观要求,它可以有效地利用卫生资源,降低医疗服务成本,从而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为了加强医院的成本管理,切实有效地进行成本核算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1)建立健全医疗成本管理、核算组织体系。
医院应加强对医疗成本管理、核算的领导,建立健全医院、部门、专业组三级成本核算组织体系。医院成立成本管理领导小组,成员由医院领导、财务科、总务科、设备科等组成,主要负责对医院成本管理工作和核算工作的组织、领导和落实。医院财务科应配备专职的成本核算人员,一般由专业会计人员担任,负责具体的成本核算工作。专业组和后勤班组应配备兼职的成本核算员,负责基础资料的统计编报工作。(
2)医院成本的范围
医院成本的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人员经费∶指工资、补助工资、其他工资、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障费等。材料消耗费用∶ 指卫生材料、消耗性药品、其他材料等。固定资产折旧费和维修费∶ 包括所有固定资产的折旧和日常维修费等。水、电、汽、油、煤等消耗费。
公务费∶指公务费中应计入成本对象的各项费用。其他业务费用∶
药品费∶指医院药品成本。
其他费用∶指上述内容之外应计入成本的费用。
医院要严格遵守国家规定的成本开支范围,不能把不应计入成本的费用计入成本。
(3)加强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
医院的成本核算贯穿于医疗活动的全过程,涉及到医院内的所有部门和人员。必须做好与成本核算有关的各项基础工作,建立健全与成本核算有关的各项原始记录,保证成本核算原始资料真实、完整。
应建立健全医院固定资产、消耗药品、材料、低值易耗品、制剂等各项物资的计量、计价、验收、领退、转移、报废、清查、盘点制度,并实行定额管理∶对水、电、汽消耗等应做到设表计量管理;对工作人员应定编定员管理。(4)确定医院成本核算对象
医院成本核算的对象包括医院总成本、部门成本、项目总成本和医院项目成本四个层次。医院成本核算的最终目标是医疗项目成本,在目前条件下,应先以部门成本核算开始,逐步向医疗项目成本核算过渡。
(5)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a、费用的归集
费用的归集就是根据原始资料提供的数据将费用直接计入有关的账户。由于医疗服务活动中所发生的费用的计算不能够一次完成,因而在归集这些费用时应做到及时、正确、完整。
b、费用的分配∶
费用的分配就是通过一定的分配方法将费用分配给各成本核算对象∶直接费用直接计入成本,间接费用分配计入成本。
c、医院部门成本计算的方法∶
医院部门成本计算的过程可以表述为∶先将原始资料提供的各专业组直接费用直接计入各相关明细账户;根据间接费用分配表,将间接费用分别讲稿各相关明细账户,期末根据各科明细账户结出专业组总成本。
部门成本计算的公式为∶
部门直接成本 所分配的部门问接成本=部门总成本
以上公式的核算过程就是依据原始凭证将专业组的直接费用计入相关专业组明细账户,依据间接费用分配表上部门应分配的间接费用计入相关专业组明细账户,期末分别结出部门的总成本,并反映在医院分部门核算成本汇总表上。
(6)成本的分析
成本分析是成本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利用成本核算及其他资料,研究成立的形式和变动情况,寻求降低成本途径的一种成本管理活动。在成本管理工作中,应定期进行分析,及时发现超成本计划的原因,掌握成本的变动规律,以便挖掘潜力,努力降低医疗成本,从而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成本分析可以采用一般方法和专门方法进行。一般方法的程序是∶分析成本计划完成情况→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制订降低成本的措施→编写成本分析报告。专门方法常用的有比较分析法、标准成本分析法、本量利分析法等。a、较分析法。即计划与实际对比,本期与上期对比,本院与同类型中心对比。b、标准成本分析法。是以预定的服务项目标准成本为基础,将实际成本与其相比较,揭示各种成本差异,找出原因,为成本控制和成本考核提供资料。
(7)强化医院内部成本管理意识
医院实行成本核算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充分利用医疗卫生资源,更好地为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
医院内部应强化成本管理意识,做到人人关心成本核算,个个参与成本管理,从上到下形成一个良好的成本管理氛围。因为成本管理工作涉及到每个人,所以应强化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
(8)对医院成本核算实行计算机管理
为提高医院成本核算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应积极开发医疗成本核算的计算机。软件,先决条件是基础核算工作规范、准确。成本核算的软件应与原会计核算软件紧密结合,逐步做到合二为一,最终做到会计核算、专业组核算、医疗成本核算一步到位。
Tel: 0571-85860600 Fax: 0571-85860425
Add:中国·杭州拱墅区温州路126-1号 17号楼 备案号: 浙ICP备20220148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