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信息中心>>最新消息
最新消息
- [2024-05-28][原创]2024四川资阳受...
- [2024-04-30][原创]2023年度福彩公...
- [2023-11-30][原创]2023四川凉山州...
- [2023-11-30][原创]2023四川甘孜受...
- [2018-11-01]微笑向善,生命向阳——记宋...
我院张浚生理事长接受《今日早报》采访谈慈善
来源:[中国微笑行动] 作者:[中国微笑行动] 发布时间:[2010-09-27]
[推荐文章]
“慈善要逐渐形成氛围,不要给他们压力”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21日 08:17 浙江在线-今日早报
本报记者独家专访张浚生:
“慈善要逐渐形成氛围,
不要给他们压力”
□本报记者 徐秀雰
张浚生的办公室里挂着两张照片:香港回归时的升旗仪式,他就站在主席台最前排。他指了指照片上的自己,幸福地笑;另一张是他在驻港部队司令员刘镇武将军的陪同下检阅驻港部队三军仪仗队。
他对香港很熟悉。他对香港的慈善氛围感触很深。
“我有一次坐船,一位船工的话很精辟,他说有的人存了很多钱,最后人在天堂,钱在银行。”其实,现在每年要到张浚生这里捐款的企业家不少,他觉得真正有亿万资产的企业家,除了留给后代以外,很多钱都只是一个符号。在香港,几乎每一个亿万富豪都有慈善的观念,而在内地,很多企业家不愿意捐助,有些人是担心善款是不是用到了实处。
对现在很热的慈善、裸捐等话题,他有自己的看法。
张浚生说,“慈善要逐渐形成一种氛围,不要给他们压力。”
不能要求富豪“裸捐”
记者:内地的慈善真的如许多媒体说的那样糟糕吗?
张浚生:像美国和我国香港那么轰轰烈烈,的确做不到,尽管说我们的经济发展了,真正的富豪像他们(捐得)那么多也没有。
记者:可是我们的富豪数量已经位居全球第二了。
张浚生:我在香港工作那么多年,了解到的亿万身家的富豪确实是很多,占人口比例很高,按照比例来说内地是没办法比较的。用绝对数量去评价内地的富裕不合适,我们贫困的人口还太多。
记者:中国缺慈善家吗?
张浚生:中国也不是没有,也有不少慈善家。去年年底我去访问深圳,余彭年建的一个彭年酒店,他在这个酒店的所有收入都是捐出去,五年捐了60多亿。你不能说(要求)他们全“裸捐”或者半捐,毕竟很多钱他们还要作为运转资金。比如鲁冠球,在慈善总会里捐很多钱的,很多人是不大张扬。
慈善最终要形成自觉
记者:内地和香港做慈善的差距,是外在的还是内在的?
张浚生:这几年内地的慈善事业也在逐步扩大,当然跟欧美国家和我国香港比还有很大的差距,特别是有些法律和制度,还没有跟上。
比如免税制度,这次有个香港朋友要给我的贫困助学基金捐100万元,我当时在厦门巡视,他问我带现款还是支票。后来我告诉他浙江大学的教育基金会在香港也有注册,我就让他去香港捐,捐了钱可以抵税的。我国香港和欧美都有这套制度,不管抵税是多少比例,总是有推动作用。有了政策以后,就有一个很好的引导。
记者:在香港,慈善机构都是独立的吗?
张浚生:对,都是独立的。比如博爱医院啊,仁济医院啊,都是自己开展慈善活动。政府是不参与的。我那时候参加他们的活动也很多,比如百万行啊什么的,大家一起上街步行搞募捐,我也去参加。这些机构就拿这个钱做一个基金,用这个钱开医院啊,开幼儿园甚至中小学都有,都是自发的。
记者:您觉得政府跟慈善得完全分开?
张浚生:政府要有政策,要引导,但不能过多地干预,别失去控制就好。
有一次香港博爱医院搞捐款活动,我给他们题过一幅字,“博爱精神”,这四个字现在还挂在那。那天筹款的时候,他们把这个题字放在旁边,说谁要上来跟张社长合影就捐2000元,我就让人拍拍照也募捐了好几万元。包括1991年华东水灾,在跑马地慈善义演一整天就募捐了1亿元,那是将近20年前的事了。
我的意思是这种形式很活跃,既很完善,又独立自主,民间的力量很可观。内地的慈善最终要形成一种自觉,还有一个过程。
曾“唱”来18万元善款
记者:参与这些活动的经历,有没有印象深刻的?
张浚生:我曾在香港唱过一首歌,《潇洒走一回》,募集到善款18万元(港币)。
(多年前)有一次香港娱乐界的朋友搞慈善义演,现场请了很多企业界的朋友,有人在台下说,谁唱一首什么歌我捐多少钱。这个活动几乎香港著名的歌手,像梅艳芳、张国荣、张学友、刘德华、黎明等都参加了,他们邀请我去参加。活动进行过程中,谭咏麟就在台上说,是不是让张先生也上来唱一首,因为当时香港还没有看到过内地的政府官员在公众场合唱歌的。
台下就有人叫到15万元,后来梅艳芳又加了3万元,我说好,那我就唱了一首《潇洒走一回》,所有的歌星高兴得不得了,有的搂着我的脖子唱啊跳啊。
他们很自觉地就会组织这样的活动,自觉捐到慈善机构里,不需要政府去组织。现在我们的歌星叫他参加一个活动很难,出场费就要好几十万,还有一些著名的学者出场费高得不得了,包括很多经济学家,如果都有这个慈善的心就好了。
记者:可是在内地搞这样的活动,会有人说您作秀。
张浚生:也有人表态表了,钱不拿出来,这种情况确实有。
其实在,内地民间搞慈善或者是非公募慈善还是比较难开展,但不管是你“裸捐”也好,捐少一点也好,带着功利心捐也好,只要是对社会有利的,帮助到需要帮助的人了,那就是好事情,应当鼓励。
这方面,新闻报道也有些问题,有领导人去的慈善活动就报道,没有领导人去的慈善活动就不报道,而且还要看参加活动的领导人级别,这些都是不健康的。在香港对民间慈善的报道很丰富,代表的是社会对慈善的尊重。这一套制度是一个完整的制度。
本报记者独家专访张浚生:
“慈善要逐渐形成氛围,
不要给他们压力”
□本报记者 徐秀雰
张浚生的办公室里挂着两张照片:香港回归时的升旗仪式,他就站在主席台最前排。他指了指照片上的自己,幸福地笑;另一张是他在驻港部队司令员刘镇武将军的陪同下检阅驻港部队三军仪仗队。
他对香港很熟悉。他对香港的慈善氛围感触很深。
“我有一次坐船,一位船工的话很精辟,他说有的人存了很多钱,最后人在天堂,钱在银行。”其实,现在每年要到张浚生这里捐款的企业家不少,他觉得真正有亿万资产的企业家,除了留给后代以外,很多钱都只是一个符号。在香港,几乎每一个亿万富豪都有慈善的观念,而在内地,很多企业家不愿意捐助,有些人是担心善款是不是用到了实处。
对现在很热的慈善、裸捐等话题,他有自己的看法。
张浚生说,“慈善要逐渐形成一种氛围,不要给他们压力。”
不能要求富豪“裸捐”
记者:内地的慈善真的如许多媒体说的那样糟糕吗?
张浚生:像美国和我国香港那么轰轰烈烈,的确做不到,尽管说我们的经济发展了,真正的富豪像他们(捐得)那么多也没有。
记者:可是我们的富豪数量已经位居全球第二了。
张浚生:我在香港工作那么多年,了解到的亿万身家的富豪确实是很多,占人口比例很高,按照比例来说内地是没办法比较的。用绝对数量去评价内地的富裕不合适,我们贫困的人口还太多。
记者:中国缺慈善家吗?
张浚生:中国也不是没有,也有不少慈善家。去年年底我去访问深圳,余彭年建的一个彭年酒店,他在这个酒店的所有收入都是捐出去,五年捐了60多亿。你不能说(要求)他们全“裸捐”或者半捐,毕竟很多钱他们还要作为运转资金。比如鲁冠球,在慈善总会里捐很多钱的,很多人是不大张扬。
慈善最终要形成自觉
记者:内地和香港做慈善的差距,是外在的还是内在的?
张浚生:这几年内地的慈善事业也在逐步扩大,当然跟欧美国家和我国香港比还有很大的差距,特别是有些法律和制度,还没有跟上。
比如免税制度,这次有个香港朋友要给我的贫困助学基金捐100万元,我当时在厦门巡视,他问我带现款还是支票。后来我告诉他浙江大学的教育基金会在香港也有注册,我就让他去香港捐,捐了钱可以抵税的。我国香港和欧美都有这套制度,不管抵税是多少比例,总是有推动作用。有了政策以后,就有一个很好的引导。
记者:在香港,慈善机构都是独立的吗?
张浚生:对,都是独立的。比如博爱医院啊,仁济医院啊,都是自己开展慈善活动。政府是不参与的。我那时候参加他们的活动也很多,比如百万行啊什么的,大家一起上街步行搞募捐,我也去参加。这些机构就拿这个钱做一个基金,用这个钱开医院啊,开幼儿园甚至中小学都有,都是自发的。
记者:您觉得政府跟慈善得完全分开?
张浚生:政府要有政策,要引导,但不能过多地干预,别失去控制就好。
有一次香港博爱医院搞捐款活动,我给他们题过一幅字,“博爱精神”,这四个字现在还挂在那。那天筹款的时候,他们把这个题字放在旁边,说谁要上来跟张社长合影就捐2000元,我就让人拍拍照也募捐了好几万元。包括1991年华东水灾,在跑马地慈善义演一整天就募捐了1亿元,那是将近20年前的事了。
我的意思是这种形式很活跃,既很完善,又独立自主,民间的力量很可观。内地的慈善最终要形成一种自觉,还有一个过程。
曾“唱”来18万元善款
记者:参与这些活动的经历,有没有印象深刻的?
张浚生:我曾在香港唱过一首歌,《潇洒走一回》,募集到善款18万元(港币)。
(多年前)有一次香港娱乐界的朋友搞慈善义演,现场请了很多企业界的朋友,有人在台下说,谁唱一首什么歌我捐多少钱。这个活动几乎香港著名的歌手,像梅艳芳、张国荣、张学友、刘德华、黎明等都参加了,他们邀请我去参加。活动进行过程中,谭咏麟就在台上说,是不是让张先生也上来唱一首,因为当时香港还没有看到过内地的政府官员在公众场合唱歌的。
台下就有人叫到15万元,后来梅艳芳又加了3万元,我说好,那我就唱了一首《潇洒走一回》,所有的歌星高兴得不得了,有的搂着我的脖子唱啊跳啊。
他们很自觉地就会组织这样的活动,自觉捐到慈善机构里,不需要政府去组织。现在我们的歌星叫他参加一个活动很难,出场费就要好几十万,还有一些著名的学者出场费高得不得了,包括很多经济学家,如果都有这个慈善的心就好了。
记者:可是在内地搞这样的活动,会有人说您作秀。
张浚生:也有人表态表了,钱不拿出来,这种情况确实有。
其实在,内地民间搞慈善或者是非公募慈善还是比较难开展,但不管是你“裸捐”也好,捐少一点也好,带着功利心捐也好,只要是对社会有利的,帮助到需要帮助的人了,那就是好事情,应当鼓励。
这方面,新闻报道也有些问题,有领导人去的慈善活动就报道,没有领导人去的慈善活动就不报道,而且还要看参加活动的领导人级别,这些都是不健康的。在香港对民间慈善的报道很丰富,代表的是社会对慈善的尊重。这一套制度是一个完整的制度。
E-mail:operationsmile@yeah.net
Tel: 0571-85860600 Fax: 0571-85860425
Add:中国·杭州拱墅区温州路126-1号 17号楼 备案号: 浙ICP备2022014889号
Tel: 0571-85860600 Fax: 0571-85860425
Add:中国·杭州拱墅区温州路126-1号 17号楼 备案号: 浙ICP备2022014889号